旅游管理专业
一、专业介绍及发展历程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代码:540101)是山东省特色名校省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其前身是餐旅管理专业,是1998年山东省首批举办高职招生的专业之一。
2004年初,结合专业发展和就业市场定位,将餐旅管理专业分设为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
2010年4月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15年、2016年先后开始招收旅游管理专业(海上乘务方向)和旅游管理专业(高铁乘务方向),2019年与泰安方特欢乐世界合作,招收旅游管理(方特)资助一年学费订单班。
2014年5月,与济宁市春秋国旅等五家旅行社签署联合订单培养协议,组建“旅行社联合订单培养班”。
2015年6月,经济宁经信委、济宁市教育局批准,牵头成立济宁市旅游职业教育集团。
2016年,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重点专业顺利通过验收。
2018年旅游管理专业研学旅行人才培养平台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第二批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并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
2018年12月,学院牵头成立了山东省研学旅行人才培养联盟,与济宁市孔子文旅集团、曲阜尼山圣境、曲阜儒家研学旅行基地、方特文旅集团等大型旅游集团和高校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合作育人为研学旅游人才培养提供平台。
2023年5月学院联合济宁孔子文旅集团、山东舜和酒店集团、山东蓝海酒店集团、山东坤河旅游开发公司、青岛极地海洋世界、济宁方特、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等省内龙头及领先型文化旅游类企业、行业协会、本科和高职院校代表等组建济宁市精品文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同打造汇聚产教资源、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育人平台,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办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适应文旅产业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必需的专业知识、传统文化知识、导游讲解、计调操作和经营管理能力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旅行社、旅游景区、研学旅行基地及旅游电商企业,培养从事导游、研学导师、出境领队、计调、景区基地运营管理、旅游策划咨询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就业方向
可以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主题公园、研学旅行基地等,从事导游、出境领队、计调、旅游电商运营、景区管理、研学导师等工作;或在旅游与休闲行业自主创业。
四、师资队伍
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校企“双专业带头人”制度,按照走校企结合、专兼结合、产教结合、学做结合、赛教结合的五结合模式,打造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更加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我院师资力量雄厚,共有专兼任教师46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0%以上,其中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教授1名、副教授11人。多名教师担任市级、省级行业比赛裁判,拥有多名旅游企业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拥有导游证、旅行社计调师、心理咨询师、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考评员等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实训设施完备,建有天工园校园AAA级景区、模拟导游实训室、金棕榈智慧旅游实训室、形体训练房等多个实训室。
五、主要课程及课程建设
主要开设旅游学概况、中国旅游地理、形体训练、旅游服务礼仪、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导游基础知识、旅行社计调业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服务英语、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研学旅行概论等课程。
我院专业建设成果成绩突出,已建成中华全国供销系统精品课程1门,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社区教育优秀资源课程1门。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依托申请的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导游口语技巧》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儒家商道智慧》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社区教育优秀课程。
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成绩突出。近年来,学生在省级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研学旅行创新线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山东省互联网+康养线路设计大赛等赛项中屡获殊荣,多次折桂。系部秉承“就业导向,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理念,毕业生就业率常年稳定在95%以上,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本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旅游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金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茶旅新丝路》、《寻古迹忆乡愁》、《黔茶出山火博士助推茶旅新丝路》、《六艺研学》、《点秆成金》等项目在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荣获铜奖五项,《云游四方》《霓裳雅韵—知翎阁原创汉服》项目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荣获金奖,其中《云游四方》项目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铜奖。
学院面向山东省精品旅游产业升级要求,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山东省文旅融合新业态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